多重政策利好出臺 再生資源行業迎來發展期
2018-7-10 16:17
【北成環境 廢水處理】商務部于近日發布了《中國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發展報告(2018)》,文中提出,2017年我國出現了一批新型可推廣、可以復制的回收模式,比如經常在網上看到的電子產品回收“愛回收”,“互聯網+廢紙回收”的北京“笨哥哥”等很多回收模式,相比廢氣處理工程等諸多環保工程,這些模式降低了回收成本,提升了效率。
走向規范化集聚化標準化
“近年來,再生資源回收與利用企業的市場交易頻繁活躍,再生資源回收量增長緩慢的趨勢有所改變,回收行業逐步走出效益低迷態勢?!鄙虅詹苛魍òl展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環保督查力度持續加大,一些不規范的再生資源企業被關停;同時,新技術、新模式已成為驅動行業發展的強大動力。
“再生資源回收行業開始由‘低小散’粗放型經營模式向規范化、集聚化、標準化方向發展,企業兼并重組和轉型升級加快?!闭憬斀洿髮W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王建明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說,再生資源回收行業得到了資本市場青睞,綠色信貸、上市、發債、PPP等方式支持了再生資源企業做強做大。
“低小散”格局仍未改觀
“不過,再生資源回收行業集中度總體上仍然偏低,行業‘低小散’格局短期內難以根本改觀,同質化競爭依然嚴重?!蓖踅髡J為,再生資源回收處理中的粗放拆解、處置混亂、“二次污染”等現象依然存在;從業者資質欠缺、服務意識參差不齊,行業標準有待進一步規范。
報告顯示,低值再生資源回收率較低。廢玻璃、廢塑料膜、廢木料、廢復合包裝等低值再生資源在垃圾總量中的重量占比約為30%。低值再生資源利潤低、成本高,導致投售者和回收者收集、交易的積極性不高。
“再生資源回收行業普遍存在賬期長、壓貨等情況,中小型企業規模小、融資能力差、抗風險能力低,現金流極易斷裂,研發新技術、新設備更無從談起?!贝扪啾硎?,行業內中小型企業占據主流,缺乏知名度,缺少抵押物,融資難、信貸難成為企業發展的一大痛點。
“集散市場應按照環保產業園區的標準建設成擁有深加工能力和環保集中處理設施,能夠實現資源規?;?、高值化利用的再生資源加工園區?!贝扪嗾f。
政策利好助推發展
報告顯示,隨著環境保護政策法規不斷出臺,特別是循環發展引領計劃實施,再生資源利用行業在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帶動下將穩步發展。
報告稱,國內再生資源市場需求旺盛,擁有完善回收網絡和渠道的再生資源回收企業擁有議價權。由于國內再生資源貨源緊張,隨著進口固體廢物管理新政策的實施,一些有實力的龍頭企業一方面在國內完善自有的回收網絡,另一方面到國外建廠直接獲得原料,提高價格控制力。
此外,“要完善垃圾分類處理工作機制,動員全社會持續深度參與垃圾分類,推進垃圾分類和再生資源回收有效銜接?!蓖踅髡f。
?。▉碓矗航洕請螅?/span>